PLL (Permutation of Last Layer) 指的是第三層的換位,在操作PLL的時候,都是頂面顏色已完成,而頂面邊角塊位置還沒復原的狀態,所以PLL的公式都是可以維持底層、中層和頂面不被破壞,而能能移動頂層邊角塊的公式。
在LBL基礎解法中,是先將頂層的角塊歸位,最後才去移動剩下的邊塊,在PLL公式群中,您可以將邊角塊一次歸位,所有已知的情況中,PLL公式一共有21道,以下將分別解說:
本篇解法圖示,都是以下圖方向為主,眼睛所看到的面即為F面。
本篇所有公式的旋轉符號都在小丸號方塊所附的三階基礎解法中有詳細的說明,或是到三階方塊轉法符號這篇文章查詢。
只剩三個邊,有兩種情況:
和
第一張圖中,三個邊塊需作順時針換位,這時我們用這個圖來代表:
而第二張圖則可用下圖來表示:
你的F面(前面),是上圖的下邊,看到方框旁的細線,則代表該角(邊)塊已經是正確歸位了。
因此,我們把公式以這樣的方式來表現:
N01 | ![]() |
(R2 U) (R U R' U' R' U') (R' U R') | 跟N02互為相反步 |
N02 | ![]() |
(R U' R) U (R U R U' R' U' R2) | 跟N01互為相反步 |
剩三個角塊的情況,有兩種
N03 | ![]() |
x' (R U' R) D2 (R' U R) D2 R2 | 跟N04互為相反步 把要固定不動的角放在左上方然後整顆翻轉,讓U面變成F面(x') |
N04 | ![]() |
x' R2 D2 (R' U' R) D2 (R' U R') | 跟N03互為相反步 把要固定不動的角放在左上方然後整顆翻轉,讓U面變成F面(x') |
頂面角塊已歸位,剩四個邊塊需換位,有兩種情況:
N05 | ![]() |
U2 (R' U' R U' R) (U R U' R' U) R U (R2 U' R') |
兩兩鄰邊對調 |
N06 | ![]() |
M2 U M2 U2 M2 U M2 | 兩兩對邊對調 這公式很好記喔!操作一次就知道 在做M2時,可以試試 r2R2' 會比較順手 |
頂面邊塊都已歸位,只剩下四個角塊:
N07 | ![]() |
1.F' (R U R' U') L' (U R U' R') F R' F' L F R 2.B' F' L' F R' F' L F B L' B' R B L |
兩個公式都可以,挑選順手的來練就行 |
PLL中最多的一種情況,兩邊兩角換位:
N08 | ![]() |
(R U R' U') (R' F R2 U' R' U') (R U R' F') | |
N09 | ![]() |
1.R' U R' U' B' D B' D' B2 R' B' R B R 2.(R' U R' U') y (R' F' R2 U') (R' U R' F) R F |
|
N10 | ![]() |
R' U' F' (R U R' U') (R' F R2 U' R' U') (R U) (R' U R) |
此為N09的變形 |
N11 | ![]() |
(R' U'2 R U2) (R' F R U R' U') (R' F' R'2 U') | |
N12 | ![]() |
(R U2 R' U'2) R B' R' U' R U R B R2 U | |
N13 | ![]() |
1.(R U R') F' (R U R' U') (R' F R2 U' R' U') 2.(R U2 R' U') (R d'2) R' U L' U' R 3.r' F R F' r U2 R' U R U2 R' |
1.為N08公式重新組合的結果 3.較特別是那個d'2 轉完R順手就可以轉底部兩層 |
N14 | ![]() |
1.R' U2 R U R' d'2 R U' L U R' 2.x (U'2 r' U' r U2) (l' U R' U' R2) |
|
N15 | ![]() |
R'2 U' R2 U' R'2 d R U R' B2 R U' R' | 風箏公式 |
N20 | ![]() |
1.L' U R' U'2 L U' R L' U R' U'2 L U' R U 2.R' U R U' R' F' U' F R U R' F R' F' R U' R |
上下兩道都可以,請挑順手的練就行 |
N21 | ![]() |
L U' R U2 L' U R' L U' R U2 L' U R' U |
最後,是最複雜的情況,也就是三個角+三個邊要同時換位:
N16-1 | ![]() |
R U R' y' R'2 u' R U' R' U R' u R2 | |
N16-2 | ![]() |
F U' B U2 F' U B' U2 L' R' U2 L R | |
N17-1 | ![]() |
R' U' R y R2 u R' U R U' R u' R2 | |
N17-2 | ![]() |
B' U F' U2 B U' F U2 L R U2 L' R' | |
N18-1 | ![]() |
R2 u' R U' R U R' u R2 y R U' R' | |
N18-2 | ![]() |
L' R' U2 L R F U' B U2 F' U B' U2 | |
N19-1 | ![]() |
R'2 u R' U R' U' R u' R'2 y' R' U R | |
N19-2 | ![]() |
L R U2 L' R' F' U B' U2 F U' B U2 |
例如16-1和16-2,雖然是一樣的情況,不過公式開始的起點並不一樣,所以轉法也不太一樣。
有的會用到轉兩層,有的則不用,各位可以多轉幾次,以決定最適合自己的公式!
看了看還是不順手不喜歡,可至公式庫看更多其它的PLL公式。
以上,此篇解法十分感謝許技江老師的熱心協助!!
如果您有更快的解法,或者是更順手的公式,都歡迎提出來討論。